close

《被討厭的勇氣》
ISBN:9789861371955
http://www.books.com.tw/products/0010653153

究竟出版社~2014年10月出版,我拿到的版本已經是33刷了,可見暢銷程度

先生買的書,看完推薦給我看
看完,覺得,也想分享給大家~

讀這本書時,無意間發現,我周邊許多人也都在讀這本書 XD

書中有許多跟往常理論背道而馳的地方
讀了之後,大大推翻了以往所熟悉的世界
許多事情,竟然漸漸能理解釋懷了

內容主要是講阿德勒心理學,以哲學家與年輕人的對話方式呈現
作者整理了許多常見的問題,以對談形式展現出阿德勒心理學的內涵
當年輕人想要尋求答案時,哲學家的回答則是要求先對話、不直接給答案
由一來一往的對話中,讓讀者自行悟出道理

與佛洛依德的創傷論、決定論所相對的,阿德勒提出目的論

憤怒,其實是一種「手段」,為了達到壓制他人、提高自己聲勢的「目的」
認知了這點,在憤怒時,就能正視並穿透憤怒情緒
(與一般對於憤怒的解決方法--迴避情緒,比較起來,目的論似乎更能消化情緒)

將人際關係的王牌拿回自己手上,改變,盡其在我

切割自己與他人的課題
「你能把馬牽到河邊,但卻不能強迫牠喝水」
許多的爭執,通常是介入他人的課題而造成
例如,讀書應是孩子的課題,父母只需在旁提供支援或鼓勵,讓孩子有學習的興趣


不可以責罵,亦不可以稱讚
賞罰原則,皆是上下關係而非對等關係
稱讚的背後,其實是有操控的目的(即使不自覺)
如果是對等關係,則是表達感謝之意

以「行為層級」來評價一個人(或自己)的話,當沒有工作或退休時,則內心將崩潰
應該以「存在層級」作評價

幸福,是因為獲得「貢獻感」

接納自己、信任別人、貢獻他人

活在當下,
每一個當下,都是一個剎那,生命即是許許多多的剎那連結而成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lover75 的頭像
    clover75

    種子種子快長大

    clover7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